close

我喜歡這份工作,每周固定的時間到眷村裡,
腳踏在日式木質地板上,
每一步都會嘎拐嘎拐地發出老舊的聲音,
聲聲響在日治時代留下的眷舍裡。



這裡是屏東市勝利新村,
棋盤式整齊的街道,兩旁蓊鬱的老樹,
不知看過多少人生老病死的來去。
日軍因戰爭所建,而後一批軍人,住進交鋒過的敵軍所住之房舍,
黑色的鬼瓦覆蓋著主體,
它默默不語靜靜守護著住過的每一個人,度過春夏秋冬,防空洞前孩子們依舊嬉戲。




他們回憶那些戰前戰後的生命歷程,
我按下錄音鍵,竊取他們的人生記憶。

曾標註在歷史課本上的一個詞彙,
仁安羌大捷、對日抗戰、清算鬥爭、38年播遷來台......
可能是他們人生中可以反覆述說地驕傲或是哀傷。

我有時候會誤以為自己就像蔡素芬所寫《燭光盛宴》,主角每周下午拿著錄音機,
紀錄白家大小姐泊珍在戰亂裡,不向命運低頭地走過一生。

每次我安靜地聆聽他們字字句句說起的從前,
眼前走過半甲子的人,談論起將軍的父親、認命的母親、那遙遠的家鄉......
時而語氣高亢,時而眼神哀戚,時而語帶保留地停了下來...
總在某些地方與《燭光盛宴》的角色間影像重疊,
就仿若看見《燭光盛宴》裡的泊珍從故事裡走了出來,坐在我眼前。





偶爾在想,我來自一個閩南家庭,
我的外公是漳州人的後代,受日本教育長大的讀書人,
我的父親從小說著閩南話在田裡打滾長大。

在我的家族印象裡,
與民國38年來台的人們有著截然不同的歷史記憶,
於是我很難體會那些緬懷中國的感受。


直到那日,某位將軍的兒子端正地坐在我面前,
手裡捧著將軍高年時,親筆所寫下的回憶錄。

時代影響著成千上萬的人們,
在歲月的洪流下,成了微細的砂子,隨著水流擺盪著。

回憶錄裡流暢的文筆、秀麗的字跡與引經據典的詞句,
我在心中揣摩著,若當年並未從軍的將軍,
以他飽讀詩書、通曉歷史人文與地理的背景,
想必一定會是一個很出色的學者。

將軍的兒子感嘆地說著:「沒有辦法,我的父親生在那個時代。」

於是拿起的槍桿子,於是拜別的大陸的妻兒與父母,於是轉進了台灣。
他曾經想再一兩年後就能回去了,
但一次次失望落空,他留在這結婚育子。
他絕望的以為這輩子再也沒有機會回去了。

民國77年,政府開放探親。
他終於可以回到他的家,他的童年,
牽起17歲那年迎娶的妻子,白髮蒼蒼一切宛如隔世,
被留下來的妻兒,成了歷史課本中的被批鬥的黑五類,
鬥爭讓原本家中是地主的家庭飽受折磨。

此時我才明白,對於他們來說大陸是他的家,
是他放不下的最珍貴的過去,
無論大陸的強勢、落後、富有、貧窮,那都是他最深愛的家。



時代過去,我也無緣見到將軍一面,
但從和他兒子交談的過程中,
可以想見這位將軍必定是個溫文儒雅的男子,
會下廚、愛種花,平時習慣閱讀,信手拈來寫著一手好文。

時代過去了!我們還在爭執著很多模糊不清的問題,
我們經歷不同的事情,於是有了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件事情,
但未來呢?時光漫漫地長河裡,我們又會走向哪呢?


↓勝利新村一角,花團錦簇的模樣。


 

arrow
arrow

    myskyfly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